孕媽咪如何緩解孕期8大疼痛!!!

, 健康, 生活

在懷孕過程中,由於體內荷爾蒙和激素變化,生理功能和肌肉骨骼組織會受到輕重程度不一的影響;據統計,約半數以上的孕媽咪曾有過身體疼痛的困擾。想知道乳房痛、腹痛、外陰部疼痛、坐骨神經痛的原因?胃灼痛、腰痛應該吃什麼?頭痛、肌肉痠痛可以按壓哪些穴道緩解?本文專訪婦產科醫師、中醫婦科醫師,深入解讀孕期疼痛的各種症狀,讓孕媽咪能對症下藥,妥善護理不同疼痛部位。

孕期疼痛8大部位

1.頭痛

*好發時間:第1孕期~第3孕期。

*症狀:最常見的壓力型頭痛發作時,頭部就像被帶子束緊一般,兩側前額又悶又緊,疼痛指數可能因為壓力而加重。偏頭痛則通常出現在頭的單側(左側或右側),會有被拉扯、一陣接一陣(脈動性)疼痛的感覺。叢集型頭痛同樣侷限在單側,以眼窩為中心,來得既急又猛,頭部會有刺痛感。

*原因:一般來說,40歲以下的育齡婦女逾6成都有頭痛問題,以偏頭痛而言,約有2%的偏頭痛是在孕期發生。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加祥表示,在偏頭痛、壓力型頭痛、叢集型頭痛等3大類頭痛中,以偏頭痛與壓力型頭痛較常見,兩者特徵是發作頻率不規律也不密集。叢集型頭痛則有規律性,疼痛時間長且持續,隔一段時間緩解後又會發作。除了原本就有頭痛痼疾的孕媽咪,初次懷胎的準媽咪也常因神經緊繃、焦慮而導致神經系統紊亂形成頭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任蘇珊玉補充,由於孕期容易睡不安穩,孕媽咪也可能因為睡眠品質下降而引發頭痛。另外,工作壓力大、操勞過度,或頭部受風寒、嗜吃冰品都有可能造成頭痛。
*治療&護理:無論是偏頭痛抑或壓力型頭痛皆可藉由止痛藥緩解,也可服用蔓荊子、藁本等中藥舒緩症狀。許多孕媽咪擔心止痛藥會影響寶寶發育,對此,陳加祥醫師解釋,一般醫院開的止痛藥劑量都在安全範圍內,只要不過量,通常不會影響胎兒。

*飲食:儘量避免食用橘子、大白菜、白蘿蔔、冰淇淋、冰沙等寒涼食物,咖啡、巧克力、茶含咖啡因也容易引發頭痛;此外,加工肉品、乳酪要少吃。

習慣性偏頭痛懷孕可緩解

懷孕期間由於荷爾蒙變化,孕前有偏頭痛痼疾的媽咪,其偏頭痛症狀大多會在孕期緩解。

*好發時間:第1孕期、第3孕期。

*症狀:一旦胃酸逆流,胸口和胃會有強烈燒灼感,有人會出現口舌無味,嘴巴麻麻痠痠的感覺。另外以中醫觀點,孕期腸胃蠕動緩慢,易使胃酸堆積灼傷胃部,因此還會伴隨消化不良、脹氣、噁心嘔吐等症狀。

*原因:第1孕期由於黃體素上升,讓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括約肌放鬆,胃酸逆流機率大增,加上懷孕初期較容易孕吐,孕媽咪胸口常有灼熱感。到了第2孕期,因為胎兒狀態漸趨穩定、孕吐症狀減緩,子宮也尚未大到足以壓迫胃部,胃灼痛機率相對較低。而在第3孕期,子宮從腹腔往上膨脹、增大,有可能壓迫到胃,此時孕媽咪如果進食過量將胃撐大,胃與子宮交相擠壓,或褲子穿太緊,都會導致胃灼痛。

*治療&護理:建議孕媽咪遵循少量多餐的大原則,不要吃太飽或一次灌大量的水讓胃膨脹,飯後嚼口香糖促進唾液分泌可以稍微中和胃酸。在懷孕後期,睡前3小時最好不要進食。

*飲食:不能吃甜食、發酵食物,豆漿、滷豆乾、嫩豆腐、蠶豆酥等豆類製品和奶製品、甜食、發酵類食品容易讓胃脹氣,最好戒除。

3.乳房痛

*好發時間:懷孕第6週開始。

*症狀:由於乳腺增生、乳房組織撐大,會有類似月經前乳房脹痛的感覺。

*原因:此時雌激素增加刺激乳腺腺管發育、增生、擴張,乳房呈現腫脹狀態。而因為孕媽咪不會將乳房開始分泌的初乳擠出,乳汁堆積在乳房中便形成脹奶。

*治療&護理:隨著孕期乳房逐漸脹大,孕媽咪須重新選購符合孕期乳房尺寸、有一定支撐度、可以完全包覆乳房的胸罩,避免穿著過緊的內衣壓迫乳房。平日應多按摩胸部使氣血循環,建議可以準備一條乾淨的熱毛巾覆蓋在乳房上促進循環。

4.腰痛

*好發時間:懷孕7個月以後,約第3孕期開始出現。

*症狀:腰部、脊椎常有受到壓迫、刺痛的感覺。

*原因:腰痛有幾項原因,首先孕期體內會分泌放鬆素(Relaxin,是一種荷爾蒙,由黃體、胎盤所分泌。)使骨盆關節韌帶鬆弛,鬆弛後引發恥骨輕度分離便會導致關節疼痛。另外孕晚期子宮變大,重心往前移壓迫脊椎也會產生腰痛。不過因為每位孕媽咪的子宮位置不一,有人子宮前傾、有人子宮後傾,後傾的子宮會較快壓迫到背部與脊椎,因此也有孕媽咪會提早在第2孕期(4~5個月)出現腰痛。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醫師會建議孕媽咪在4個月時購買托腹帶,因為可以固定腹部和脊椎,分散壓力。而現代人久坐辦公室容易養成不良的坐姿、站姿,再加上孕婦重心容易前傾,若使力不當、以腰部往前凸的方式支撐腹部,便會導致脊椎過度前彎,容易腰痠腰痛。除此之外,孕期荷爾蒙變化影響輸尿管蠕動變慢,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孕媽咪若在孕前就有腎結石,即有可能出現腎發炎的症狀。不過陳加祥醫師也指出,罹患腎炎的腰背痛與一般孕期的腰痛在程度上有明顯不同,如果是感染導致的腎發炎,手指輕敲下背部即會十分疼痛。

*治療&護理:孕媽咪可善用托腹帶讓身體重心往後移,緩解脊椎支撐的壓力。若痛到無法忍受,則可諮詢復健科,透過伸展動作緩解。另外,中藥的杜仲有助健全筋骨,增加腰部支撐的力量。如要預防腰痛、下背痛,建議孕媽咪在第2孕期開始運動,如此可增加肌肉張力,身體狀態也會比較穩定。

*飲食:可多喝低脂牛奶、排骨湯,吃黑芝麻、小魚乾等富含鈣質的食物增強骨質密度。

5.腹痛

*好發時間:第1孕期~第3孕期。

*症狀:若是第1孕期的腹痛,由於彼時子宮開始緩慢擴張,會有類似月經來潮前的悶痛感。第2、第3孕期的腹痛則是整個肚皮都會緊痛。

*原因:孕期腹痛通常是正常的生理性宮縮,一旦宮縮的收縮力道變強,孕媽咪即會感到疼痛。第1孕期出現的腹痛大多在恥骨上方的骨盆腔,第2、第3孕期的宮縮腹痛則會遍布整個肚皮;如果是子宮前側韌帶被拉扯,疼痛位置則會出現在下腹兩側腹股溝處。而因為胎兒進入第2、第3孕期後會開始胎動,有些寶寶手舞足蹈動得太厲害,甚至用腳踢媽咪的肚子,孕媽咪同樣也會感覺腹部疼痛。此外,孕期一樣有可能會罹患盲腸炎、膽結石,提醒孕媽咪別將關注力全放在寶寶身上,也要注意自我身體變化,如果腹部連用手輕撫都會痛,也有可能是病理徵象,須立刻掛急診。

*治療&護理:自發性的早期宮縮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孕媽咪毋須做任何治療,只需多休息即可緩解。但如果宮縮愈來愈規律、頻率愈來愈密集,甚至疼痛指數節節上升,即有可能是早產徵兆,須立刻就醫。另一方面,孕媽咪若疼痛不止,懷疑是盲腸炎、膽結石的先發徵兆,也應該儘速赴急診室就醫。至於腸胃蠕動不佳或便秘所導致的腹痛,應多吃富含纖維質的食物、攝取足夠水分,保持排便順暢,減緩腸胃壓力、脹氣。

6.外陰部腫痛

*好發時間:28~32週,約第3孕期開始出現。

*症狀:外陰部腫脹,有類似充血的刺痛感。

*原因:外陰部痛多和宮縮息息相關。由於子宮韌帶經由鼠蹊部連至大陰唇外側,子宮收縮時會連帶拉扯韌帶,有些孕媽咪在宮縮時便會感覺陰部有被拉扯的疼痛感。此外,因為孕期體內1/4的血流都會流向子宮,讓骨盆腔的血管擴張、血流鬱積,這也會造成外陰部的脹痛感。而後期寶寶體積變大壓迫也是外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

*治療&護理:多靜養休息即可緩解子宮收縮造成的外陰部拉扯。至於血流鬱積則可透過盆浴、散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不過盆浴容易造成陰部感染,浸泡時間最好在5~10分鐘內,浸泡的水最好先煮沸,以免生水中的生菌感染子宮。蘇珊玉主任指出,水腫、筋骨痠痛也可能導致外陰部疼痛,孕媽咪可透過按摩或穿彈性襪減輕症狀。

*飲食:多喝紅豆湯、當歸芍藥散、赤小豆鯉魚湯等有利尿效果的食物、中藥幫助代謝體內水分。

7.坐骨神經痛

*好發時間:第3孕期。

*症狀:坐骨神經為一感覺神經,從小腿後側連接至大腿後側,孕媽咪在發作時會感覺腿的上半部發麻、無力,從大腿後側往上到臀部、腰部都會有刺痛感。

*原因:子宮被胎兒撐大後,除了會壓迫脊椎,也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坐姿、站姿不良也會引發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通常是單側疼痛,由於每個人坐姿不同,左右兩側皆有可能產生疼痛。有些人誤以為坐骨神經痛是妊娠水腫所引發,但陳加祥醫師解釋,妊娠水腫因為在外側,大多會壓迫手部神經讓手發麻,坐骨神經既粗大又在身體深處,較難因為水腫壓迫而產生反應。

*治療&護理:可以諮詢物理治療師,透過伸展動作讓肌肉鬆弛、放鬆。

*飲食:須保持排便順暢,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如菇類、牛蒡、甘薯葉、秋葵;葉菜類的空心菜、花椰菜、敏豆、竹筍、青江菜;瓜類及嫩葉蔬菜的絲瓜、冬瓜、苦瓜、番茄、洋蔥、高麗菜等。另外,維他命B能滋養神經,含維他命B的胚芽米、葡萄乾、桃子、棗子、李子也是不錯的減痛飲食。

8.肌肉痠痛

*好發時間:6個月左右,即第2孕期中期開始出現。

*症狀:孕媽咪身體肌肉時常處於張力狀態,很容易感到疲乏,從而產生痠痛感。

*原因:孕期肌肉痠痛主要與身體重心轉移,維持平衡的韌帶、肌肉負荷張力變大有關,加上孕期體內激素變化讓韌帶鬆弛,一旦姿勢不良,就很容易出現肌肉痠痛的症狀。通常疼痛部位多在下背、恥骨、大腿、小腿等使力處。

*治療&護理:計畫性懷孕的媽咪在孕前即可養成運動習慣、訓練肌肉張力,若在孕期出現肌肉痠痛的症狀,可以洗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媽咪則應該讓痠痛部位適度休息並減少活動,使肌肉獲得舒緩。

*飲食:孕期體重增加速度太快,有可能讓腰、腿肌肉超出負荷。孕媽咪不能仗著懷孕就不忌口,須降低油脂攝取量、減少油膩的燒烤油炸、熱炒、羹湯等食物。多補充鈣質及富含維他命A、B、D的蔬果,如胡蘿蔔、芥藍菜、葡萄。

related_posts_given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