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整,火箭尾部發出巨大的轟鳴聲,幾百噸高能燃料開始燃燒,八臺發動機同時噴出熾熱的火燄,高溫高速的氣體,幾秒鐘就把發射臺下的上千噸水化為蒸氣。火箭和飛船總重達到487噸,當推力讓這個龐然大物升起時,大漠顫抖、天空轟鳴。
開始時飛船非常平穩,緩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電梯還平穩。我心想:這很平常啊,也沒多大勁啊!後來我知道,飛船的起飛是一個逐漸加速的過程,各種負荷是逐步加大的。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壓力在漸漸增加。因為這種負荷我們訓練時承受過,我的身體感受還挺好,覺得沒啥問題。
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裡的高度時,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體對10赫茲以下的低頻振動非常敏感,它會讓人的內臟產生共振。而這時不單單是低頻振動的問題,是這個新的振動疊加在大約6G的一個負荷上。
這種疊加太可怕了,我們從來沒有進行過這種訓練。我擔心的意外還是發生了。
共振是以曲線形式變化的,痛苦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五臟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幾乎難以承受。心裡就覺得自己快不行了。當時,我的腦子非常清醒,以為飛船 起飛時就是這樣的。其實,起飛階段發生的共振並非正常現象。 共振持續26秒後慢慢減輕。當從那種難受的狀態解脫出來之後,我感覺到從沒有過的輕鬆和舒 服,如同一次重生。但在痛苦的極點,就在剛才短短一剎那,我真的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飛行回來後我詳細描述了這個難受的過程。我們的工作人員研究認為,飛船的共振主要來自火箭的振動。之後改進了技術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神舟六號飛行時,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飛行中再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
在空中度過那難以承受的26秒時,地面的工作人員也陷入了空前的緊張。
回到地面後,我看到了升空時傳到地面大廳的錄像。當時大家安靜得不得了,誰也不敢吱聲,因為飛船傳回來的畫面是定格的,我一動不動,甚至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擔心我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故。
3分20秒,在整流罩打開後,外面的光線透過舷窗一下子照進來,陽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這一下,指揮大廳有人大聲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偉還活著!」所有的人都鼓掌歡呼起來。
歸途驚心動魄
2003年10月16日4時31分,我在飛船上接到了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的返航命令。按照科學家的設計,只有「神五」平安回到地面,我的這次太空任 務才算真正圓滿完成。而飛船返回,是一個特別的階段——人類歷次太空飛行證明,返回階段是最容易出現事故的階段。我對此也非常清楚。人類自從開展載人航天 活動以來,已有22名航天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中11人就是在返回著陸過程中犧牲的。
5時35分,飛船開始在343公裡高的軌道上制動,就像剎車一樣。飛船先是在軌道上進行180度調姿——返回時要讓推進艙在前,這就需要180度「調頭」,我感到飛船持續減速,向地球的方向靠近。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內蒙古主著陸場成功著陸。返回艙完好無損。楊利偉自主出艙。
5時58分,飛船的速度減到一定數值,開始脫離原來的軌道,進入無動力飛行狀態。此後的飛船飛行並不是自由落體,而是使用升力控制技術,按照地面輸入的數據,瞄準理論著陸點,依靠飛船上的小型發動機不斷調整姿態,沿返回軌道向著陸場飛行。
如果出了故障,升力控制失效,飛船返回就會是彈道式的,不可控地下來。比如2008年4月19日,韓國的李素妍搭乘俄羅斯「聯盟TMA-11」飛船,與一名美國航天員和一名俄羅斯航天員一同返航時,飛船就是以彈道式著陸的。當時偏離預定地點420公裡,航天員除了遭遇顛簸,還承受了最高10個G的過載,李素妍因此受傷。
神舟七號開艙意外瞬間:差點讓太空人燒死
這次「神七」飛行把出艙時間定在下午的16時30分左右,主要原因就是在這個時間段內,國內外站能夠共同觀測到飛船在天上40分鐘的活動情況。
14時,中國科學院空間環境研究預報中心做出最新預報。結果顯示,當前空間環境平靜,飛船在軌運行和航天員出艙無安全隱患。下午16時11分,航天員 對航天服做最後檢查,飛控中心確認航天員吸氧排氮結束,醫監醫生與航天員通話,航天員表示感覺良好。16時20分,軌道艙開始第二次洩壓。
10分鐘之後,「神七」已進入測控區,「遠望三號」發現目標。軌道艙內氣壓降至2千帕,滿足航天員出艙條件。16時35分,「神七」狀態良好,艙外航天服正常。飛船工作正常,軌道艙洩壓正常。
16時35分,翟志剛開始實施出艙。在太空打開艙門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轉動把手一擰就開了。航天員第一個動作就是解鎖,然後拉住艙門手柄把門開到60度,等到艙內外壓力平衡,這時候艙門才能完全打開。
神舟七號開艙門畫面,這是太空人遇到的第一個突發情況
因為空間狹小,只能一個人接近艙門操作,只見翟志剛艱難地移動到艙門旁,抬起手臂,非常費勁地開始逆時針轉動把手。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兩分多鐘。艙門上的把手轉動到了打開位置,可是,當翟志剛拉動艙門時,艙門並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順利打開。以下曝光太空人差點被燒死,有一畫面讓人膽戰心驚…
他調整了一下身體,重新用力拉了幾次,因為使勁,不禁發出粗重的喘息聲和用力聲。接下來,艙門開動了一點,但立即又收壓回去,關死了。地面上曾經擔心過的問題到底還是出現了。
這時候,翟志剛與地面進行了保密通話。他一邊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一邊像是在自言自語地說,門自動彈回去了,有一股向外抽的力量。這門怎麼需要這麼大的勁?
翟志剛後來回到地面上的時候,仍然不時回想起這既短暫又漫長的時刻。翟志剛說,雖然開艙門這個動作在地面練過很多次,但在空中實施這個動作和地面很不一樣,差別比較大。
太空人費盡力氣卻無法打開艙門
地面時是在水槽裡糢擬一個失重環境進行訓練,但在太空中,我跟伯明將艙內壓力卸到只剩一個千帕時,開始開啟艙門。但撬開艙門一個縫,感覺還有一股向外抽的力。這種力很頑強,也很大,這在水槽裡是沒有的。
本來,開啟艙門時,按照事先規定好的程序,當氣閘艙洩壓到1千帕時,就已經完全達到了打開艙門的必要條件。但翟志剛用力拉了三次,艙門都沒有絲毫反應。像這種情況在地面訓練中還從沒有遇到過。
在地面訓練時,只要將氣閘艙洩壓到2千帕以下,打開艙門就沒有任何問題,而現在到了天上,開啟艙門竟成了最要命的難關。
看到打開艙門不順利,旁邊的劉伯明也有些著急,不禁為翟志剛捏了一把汗。劉伯明說,艙內位置很小,我主要是提供精神鼓勵。我當時讓他加油,也感覺到他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了。
當時也有點急,看到他用了這麼大的力還沒打開,就說還給你鼓最後一次勁,如果真是沒力氣了,我們就交叉換位,我可以用全力幫你把門打開,然後再交叉換位,你再出去。這在地面的時候也都練習過。
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鐘之內,翟志剛已經消耗了大量體力。稍事喘息,劉伯明在艙內把翟志剛腿部抱住,起到一個固定作用,才幫助翟志剛找到著力點。
時間在毫不通融地往前推進,飛船即將飛出測控區,航天員必須儘快打開艙門,在下一個測控區完成出艙活動。翟志剛用輔助工具撬了兩次,剛打開一點縫隙,殘留的氣體把艙門又緊緊吸上了。
這時候飛船的出艙口正對著地球。
劉伯明註意到翟志剛這時候的操作非常吃力,就壓住翟志剛的右手大聲說:穩住,深吸一口氣,壓下來頂住。
翟志剛拼盡全身力氣,用力一拉,終於打開了連接浩瀚太空的艙門。
劉伯明在上天前曾說過,有些特殊情況是在地面糢擬不到的。訓練條件不具備的,我們就做一些安全預想,尤其是飛船啊,外太空的環境變化引起的一些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我們儘量都把它想到。
可真實的情況卻還是超出了他們在地面時的各種預想。劉伯明說,我把撬棍遞給翟志剛後,艙門剛一撬開,就已經看到地球了,非常漂亮。可是為什麼外面還有那麼大的力,艙門又給吸回去了?這也是上去之前沒有想到過的問題。
看來,氣閘艙雖然經過充分洩壓,儀表也顯示艙內已經達到了出艙的條件,但艙內不可能是絕對真空,人類目前還很難辦到這一點,所以艙內外自然就會存在一定的壓力差。
這次艙門打開困難,光壓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要知道那連一根頭髮絲的壓力都比不上。但熱輻射和熱沉的問題倒是應該重視,因為艙內洩壓到接近真空之後,艙門外面受太陽照射,溫度升高,而艙門裡面卻是低溫,在這種情況下材料會發生形變,也可能造成打開費力的情況。
在劉伯明協助之下,翟志剛經過7分鐘的全力操作,最後終於奮力一拉,把軌道艙艙門完全打開。
艙外的地球上,恰好有一架飛機飛過。此時「神舟七號」處在渭南和青島測控站的測控之中,是整個飛行任務過程中最靠近北京的一次。從開艙門到最終完全打開,用去了將近7分鐘的時間。在那樣一個令人緊張焦慮的時刻,這7分鐘被無限拉伸,顯得格外漫長。
聽著翟志剛重重的喘息,黃偉芬說,在艙外活動的時候身體負荷非常大,他始終在操作,所以跟地面通話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他有點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低壓,在這種真空低壓的環境下,聽他的聲音也是會有變化的。
艙門打開以後,翟志剛休息了幾秒鐘,他喘氣的聲音清晰地傳回到了地面。16點43分,作為世界上第354個出艙行走的航天員,翟志剛把第一條安全索固定在艙外的安全扶手上,並慢慢爬出軌道艙。
16點44分,他把上半身探出船外揮手,並對地面指揮中心報告: 「神舟七號」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問好。請祖國放心,我們堅決完成任務。接下來,翟志剛把兩個安全繫繩的掛鉤全部改掛到右側的扶手上,全身飄出了飛船。這一刻,飛船正好位於祖國上空。
但是,正當翟志剛取下第二個掛鉤轉身掛在同一個白色扶手上,就在這令人揪心的時刻,卻出現了一個最危急的情況,飛控中心大廳的電子螢幕上,突然顯示出一行令人心驚肉跳的警示語句,並隨著電視畫面直播到了全世介面前。
翟志剛鎮定自若地轉身抓住最上邊一層扶手,整個身子滑出軌道艙,雙腳飄離艙體,離艙體角度越來越大。緊接著,在返回艙內的景海鵬也迅速報告: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未檢查。軌道艙內的報警聲在此時顯得如此冰冷殘酷,並且不斷重複。
在地面,電視畫面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的馬賽克,音視頻同時被卡住,斷斷續續,正在收看直播的所有電視螢幕充滿了如同雪花一樣的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