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關羽」更神更好戰! 以7000 VS 100000 擊潰孫權 的三國第一勇將!!!!!!

, 新聞, 趣聞

比「關羽」更神更好戰! 以7000 VS 100000 擊潰孫權 的三國第一勇將!!!!!!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小說《三國演義》中,他是關羽的好友,後為曹操守備合肥,用計策擊敗孫權,最後被吳軍一箭射死。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張遼遠比《三國演義》強悍百倍。

張遼是曹魏「五子良將」排名第一,官拜「徵東將軍」,為曹操時代曹軍外姓將軍最高軍職。

他原為呂布麾下猛將,後歸曹操,以驍勇著稱。曾孤身上三公山勸降泰山賊昌豨。北伐烏桓之戰,為全軍先鋒,所向無敵。強攻天柱山,斬叛賊陳蘭、梅成。

建安十一年,曹操上書漢獻帝,表奏張遼、樂進等人的功勛,稱:「每臨戰攻,常為都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

在宋代以前,張遼是與「萬人敵」的關羽、張飛並駕齊驅的猛將,唐代立武廟,三國人物得進廟享受香火的武將只有八人,其中就有張遼。(八個人分別是: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鄧艾和張遼,吳國獨佔四人,曹操、司馬懿是皇帝不算在內)

那麼歷史上的張遼究竟有多麼神勇呢?就讓孫權們全景再現他的巔峰之戰:「八百破十萬,威震逍遙津。」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建安二十年,曹操面臨十分危險的局面,劉備在西部對漢中開始籌備攻略,中路關羽在荊州磨刀霍霍,而在東路孫權則起十萬大軍,親自掛帥,傾全吳之力北進,目標直指戰略要地合肥。

合肥是曹操在東路抵禦孫權最關鍵的要沖,這裡東連徐州,北壽春,可通豫州,一旦失守,曹操東部戰線將門戶洞開。

曹軍合肥守將正是張遼。

孫權出兵以後,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前沿陣地皖城,然後兵鋒直指合肥,十萬大軍接踵而至。

而張遼所率合肥守軍不過區區七千。

這是一場7000VS100000的懸殊對決。

場景一:

孫權親率甘寧、淩統、徐盛、陳武、蔣欽、潘璋、宋謙等大將,兵臨合肥城下,在他身後,是十萬東吳大軍,其中包括無難、解煩、繞帳、敢死、帳下等精銳部隊。

這一年孫權33歲,年富力強,如日中天。

他望著遠處清晰可見的合肥城,又看看身邊的這些「江表虎臣」,再瞅瞅背後無邊無際的江東子弟兵,回想起自己7年前在赤壁大破曹操二十萬之眾,不禁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糞土當年萬戶侯。

他仰天大笑,指著合肥城高呼:「合肥,哥來了!我就是孫日天,哥身後十萬大軍,你只有區區七千兵馬,你要不跪我孫字倒著寫!」

孫權得意忘形,但是他忘了,他忘了吳軍擅長的是水戰而不是陸戰;他忘了兩年前他的大將公孫陽陸戰被曹軍俘虜;他忘了七年前曹仁在江陵以不足百騎,殺得吳軍眾將束手無策;他忘了十五年前,他親率十萬大軍進攻陳登鎮守的匡琦,結果兩戰兩敗,寸土未得,損兵折將。

他忘了他哥哥孫策臨死前對他說的話:「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

就是說:「打仗你不行。」

場景二:

曹操曾給合肥守軍留下「錦盒妙計」,叮囑:「孫權來了,樂進守城,張遼李典出戰。」

看到這個命令,張遼立刻明白了曹操的意圖:曹操要他們主動出擊,是要先挫敗吳軍銳氣,然後固守城池。

但是,張遼卻有一層顧忌:他擔心自己的兩個副手不聽自己指揮。

李典出身望族,歷來看不起行伍出身的張遼。

樂進跟隨曹操比張遼要早,又屢立戰功,曾經在荊州擊敗過關羽,也不怎麼服張遼。

大敵當前,張遼正色對二人說:「如今主公大軍遠在漢中,等救兵到來,我們必然已經全軍覆沒。現在,孫權十萬之眾兵臨城下,我們必須按照主公的命令,先出動出擊,挫敗吳軍銳氣,然後在才有可能固守城池。」

前有曹操親筆密函,後有張遼大義凜然,樂進李典畢竟是大將身份,見識和氣度多少還是有的。李典嚴肅的對張遼說:「將軍所說乃是公事,我怎敢以私忘公?我願意聽從將軍您的命令。」

張遼見李典願意捐棄前嫌,共同出戰,大喜過望。

遂於軍中精選敢死善戰之士八百,然後殺牛犒賞將士,養精蓄銳,等待明日血戰。

場景三:

時值八月,天氣悶熱。

孫權親率大軍準備攻城。

對於合肥,孫權並不陌生,這座劉馥新建的軍事要塞,城小而堅固,易守難攻,7年前,建安十三年,他也曾以十萬大軍攻合肥,結果以失敗告終。(劉馥,在《三國演義》中被黑,小說中的他在赤壁之戰前,因勸曹操少喝酒不要吹牛逼,結果被曹操一槊刺死,實際上,人家是魏國名臣,勞苦功高,最後是病死的,曹操一直對他不錯。)

但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一回,他又「攢了」十萬人來了,說來也奇怪,似乎只要有「十萬大軍」,孫權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主動進攻別人,他也因此得了一個響亮的外號—「孫十萬。」

就在此時,合肥城中人聲沸騰。孫權急忙派人前去偵查。

不多時,探馬回報:「合肥守將張遼親率兵馬殺奔我軍而來。」

「他帶了多少人?」

「八百步卒。」

「什麼?」孫權鼻子差點被氣歪

心想:你丫,我有十萬大軍,你只帶幾百人來和我對戰,是你是有病還是瞧不起我?

孫權不待大軍集合完畢,便親自率兵迎戰,吳國大軍左右一字排開,連綿數裡

孫權在一座土丘上駐紮,命親兵列陣圍繞,他要登高指揮。

北方疾馳而來的精兵人數雖然不多,但是,他們衝鋒的氣勢卻足以匹敵孫權的十萬大軍。

那彪人馬的戰旗上書寫著「蕩寇將軍張」,那是張遼的旗號。

只見為首的大將身材高大雄健,全身披甲,手持大鐵戟,此人想必就是傳說中的張遼。在他身後,是全副武裝的步卒,一個個手持刀斧長戟。

孫權意識到,遇到了勁敵。

張遼殺到陣前,忽然,他猛的舉起大鐵戟,怒吼一聲:「呼啊!」他身後的士卒也都將手中兵刃舉起,一齊大吼:「呼啊!」

這群人隨著這一聲吼,從靜謐的處女變成了狂暴的蛟龍!

電石火花中,張遼身先士卒,就像是一個鑌鐵重錘,猛的砸進了吳軍。他長戟橫掃,吳軍數名將士立時斃命,看似嚴整在軍陣在他的奮擊之下竟然像豆腐被摧毀了,軍陣裂開了一個碩大的口子,張遼帶著他的八百敢死隊如猛虎一樣衝了進去。

站在土丘上的孫權只看著張遼的這一擊,就不由得心中一顫:張遼名不虛傳,果然是蓋世猛將。

但是此時的孫權還不知道,張遼的神勇不僅體現在這一擊上,這只是他表演的序幕,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將會讓孫權和他的十萬大軍銘記一生。

場景四、

萬裡無雲的天空下,凋敝荒涼的合肥城外,一個鬼神正在用孫權從未想到過的方式展示著他的神勇無敵。

張遼,合肥的守將,這個被江東將士無數次提及的名字。今天他就像是戰場上的神!

他咆哮著,高喊著自己的名號「雁門張文遠」,如猛獸一般衝入孫權軍陣中陣,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殺死孫權軍士卒數十人,並陣斬殺兩員吳軍將領。

忽然,張遼抬頭看到了土丘上的孫權,孫權也清楚的看到了他。

在孫權周圍甲士林立,傘蓋重重,帥旗就在他身後,任憑是誰也知道這就是吳軍主將。

於是,張遼撇開他人直奔孫權而來。

吳軍無法抵擋張遼雷霆霹靂一般的攻勢,在張遼面前紛紛倒下。張遼則越戰越勇,不多時,他就已經淩厲無比的殺到了土丘下。

孫權的衛隊生怕主公有閃失,急忙拚死擋在了孫權的身前。

張遼的攻勢被暫時擋住了,在人肉堆成的防禦陣面前,他雖然殺得血如泉湧,但一時無法突破上山。

於是,張遼將長戟向孫權一指,大聲喝道:「敵軍主將,你敢下來與我張文遠決一死戰嗎?」

那吼聲如同驚雷,萬馬軍中聽的清清楚楚。

這一聲吼,喝的護衛在土丘下的吳軍數千將士微微後退,孫權胯下寶馬竟然也被這怒吼嚇得有些慌張。

孫權心頭一緊,再看周圍的將士都望著自己,孫權臉一紅,額頭上滲出了汗。打老虎的事兒孫權常幹,可張遼比老虎厲害多了,他已經被張遼今天在戰場上的表現震懾。

孫權慫了,不敢下山。

這時,吳軍從四個方面猛撲向張遼,張遼八百人被團團包圍,就像是怒海中的一座孤舟。

戰鬥已經到了白熱化,面對著吳軍的重重圍裹,張遼和他麾下士卒竟然絲毫不亂,左衝右突,越戰越勇,張遼像是一條困龍,怒吼著衝鋒,他的大戟已經讓大地顫慄,風雲變色!

就在張遼成功突出重圍之時,仍舊被圍困在敵軍包圍圈中的將士高聲呼喊張遼:「難道張將軍您拋下我們不管了嗎?」

聽到部下的求救,張遼竟然調轉頭來,再次衝進包圍圈,救出被困手下。

戰爭的狂風,曹軍的名將,合肥的鬼神,雁門的英雄……

所有這些稱謂似乎都不足以詮釋今天的張遼,他長戟到處,敵將士皆披靡敗走,吳軍兵馬連綿不絕的哀嚎聲就是張遼神勇之力的最好註腳。

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從黎明一直殺到晌午,張遼帶著他的兵馬突破重圍,揚長回合肥而去。好像孫權的十萬大軍在他面前就像是集市一樣,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張遼留給孫權的是數千具屍體和低落的士氣。

場景五

孫權回到大營,惱羞成怒,發誓一定要拿下合肥城,一雪此恥。

於是傳令,大軍進攻合肥。

疲憊不堪士氣低落的江東將士再次向固若金湯的合肥發起了自殺式的衝鋒。

結果可想而知,面對早已有防備的曹軍,吳軍足足打了一個月也沒有打下來。

結果,合肥沒有打下來,瘟疫卻如同幽靈一般來到了。

這場瘟疫規糢頗大,孫權的大軍染上瘟疫後,就像是赤壁之戰中的曹軍一眼,疫情迅速蔓延,軍隊士氣更加低落,戰鬥力嚴重受挫。

看著攻克合肥已經沒有指望,最終孫權的理智戰勝了激情,無奈之下,他痛下命令:「全軍撤退。」

從合肥南撤要經過肥水渡口,水上有橋,當地名曰「逍遙津」,大軍開拔後,孫權親自率諸將斷後。

主力部隊都走了,孫權只留下了幾百近衛軍,跟在身邊的將領們也都只帶了一些親兵,加在一起也沒有多少人。

忽然,合肥城中再次響起了冥府雷聲的戰炮!「轟轟轟!」

「咦?」孫權急忙回頭看,身邊士卒無不動容—怎麼回事?難道……

合肥城大門在緊閉了一個月後的今天再次打開了。

這一次,曹軍隊伍中不但有張遼的大旗,還有李典和樂進,合肥城傾巢而出,殺奔孫權而來!

孫權身邊兵馬群情聳動,將士皆現恐懼之色。

危機之中,孫權想到了楚霸王項羽十二騎突圍的神話,孫權想試試,和對面的曹軍碰一下,但立刻,他就放棄了這種只適合宅男YY的想法。

孫權大聲命令將士道:「撤!向逍遙津撤退!快!」

結果剛剛撤到逍遙津北邊不遠,張遼的前鋒就追上了吳軍的後衛,雙方展開了激戰。

張遼再次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神力,吳軍將士本就懼怕張遼神勇,現在又無心戀戰,怎能抵擋張遼的突擊?

吳將徐盛、宋謙的兵馬倒衝回孫權軍本陣,幸虧有潘璋蔣欽危機之中連斬數名跑在前面的士卒,然後拚死抵擋,總算是勉強延緩了曹軍的攻勢。

然而,這種阻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徐盛、宋謙、潘璋、蔣欽、甘寧皆敗走,淩統拚死保護孫權,結果三百親兵無一生還,淩統身負重傷險些喪命,吳軍大將陳武臨陣戰死,所率精銳五校幾乎全軍覆沒。

孫權若不是得到手下提醒,縱馬越過逍遙津,他就要做張遼的俘虜了。

張遼逍遙津一戰,嚇破東吳人膽,聞張遼之名,小兒夜不敢啼。古往今來,能有如此戰果的猛將屈指可數,如五代猛將王彥章,南北朝楊大眼,遼國耶律休哥,宋代劉錡。(近代還有一位,就不說了)

此一戰不但使張遼威震天下,而且改變了東吳國策,甚至改變了三國格局歷史走向。

合肥戰役後,孫權認識到進攻北方難度太大,因此放棄了北進的企圖,轉而覬覦荊州,後來呂蒙就曾對孫權說過:「北方多騎兵,我們即便奪下城池也守不住,不如進攻荊州全據長江。」

曹丕繼位後,召張遼進宮,問當年合肥之戰的場景,張遼就為他講述了一遍,曹丕聽罷,嘆息說:「張將軍就是古代的召虎(古代猛將)啊。」

於是,曹丕將跟隨張遼出戰的八百勇士全部收入魏國禁軍「虎賁軍」中。

後來張遼得病,曹丕從首都派劉曄帶著太醫去為張遼治病,回京後,那些跟隨張遼的虎賁老兵都跑到路上,問劉曄張遼的病情。

曹丕伐江東,孫權敕令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我很想知道,孫權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如果將漢中定軍山之戰,換作張遼八百勇士對黃忠的劉備部曲,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本文引用自 今日頭條

 

 

related_posts_given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