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關節沒做好下場真令人…

, 健康, 生活

保養關節沒做好下場真令人…

保養關節沒做好下場真令人...

30歲開始,關節痠、痛、軟!

關節退化,是免不了的老化過程。運動過度、關節受傷、過度肥胖等,都會使關節提早退化,而膝關節、髖關節、脊椎等,是最容易退化的關節部位。

30歲開始,關節痠、痛、軟!

人體的骨骼從出生後,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經過長年的磨損,逐漸走向老化之路,30歲是邁入退化的分水嶺。

小玲擔任貿易公司的助理工作,當業務大哥們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小玲總是像隻松鼠般的跑上跑下,才進公司沒幾個月,有天她突然感覺膝蓋痠痛,才過完30歲生日的她心想:「不是會關節炎吧!」35歲的阿強是個又高又壯的長跑運動員,為了補充大量運動消耗的體力,總是不忌口的吃吃喝喝,又因長期跑步的緣故,膝蓋有時候也會隱隱作痛。

你知道嗎,我們的關節每天所承受的壓力有多重?其實除了平躺的時候,其他時候膝蓋一直都在負重。有研究指出,走路時膝蓋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的1~2倍;上樓梯則多增加1倍,變成3倍;跑步時,更要承受4倍的重量,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健康的關節要達到穩定且可大範圍的活動,有賴於完整的骨頭、控制良好的肌肉、健全的神經系統、穩固的韌帶等條件配合,只要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關節就無法正常活動,進而產生疼痛、活動不良、行動不穩定等問題。

關節在長期承受壓力及運動下,表面的軟骨會逐漸失去彈性,且因不斷地磨損,使軟骨的厚度減少,關節間隙會變得狹窄,當行走或運動時,所產生的力量會直接作用到軟骨下方的骨頭,逐漸使之產生變化,甚至壞死。加上軟骨是一多孔的結構,因老化使得膠原蛋白變少而失去保護力,就會促使關節變形而加速磨損。

人類自出生以來,關節軟骨就持續進行著新陳代謝。16歲前,新生骨頭的速度比退化來得快;16~18歲時,骨頭的新生與退化速率達到平衡;年過30歲,由於經年累月所造成的磨損,就逐漸走向退化之路;60歲以上可說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峰期。

但若運動過度、關節曾受傷或過度肥胖,關節則會提早老化。像田徑(跑、跳運動)選手,常會有膝關節提早耗損的問題;體操選手,則是有脊椎提早退化現象。

退化性關節炎依造成原因可分為:原發性退化性關節炎(以老化及肥胖為主因),及續發性關節炎(包括因受傷所造成的骨折等、遺傳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等)。臨牀上也發現,退化性關節炎存在一些危險因子,除了年齡及肥胖、外傷之外,女性、感染、反覆的職業傷害、神經肌肉疾病等,都是高危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

最易退化的3個關節

關節遍布人體的軀幹及四肢,舉凡活動度大、承受力量小的部位,較不易受傷退化,例如肩膀;至於活動度小、負重量大的關節如膝關節、脊椎及髖關節,最容易受傷、退化。

膝關節尤其是人體所有關節、軟骨構造中最為複雜的部位,包括髕骨、大腿股骨、小腿脛骨、兩個半月狀軟骨及四條韌帶,活動機轉相當複雜。加上膝關節必須承受人體全部或數倍的重量,加上日常跑、跳、上下樓梯、背負重物、穿高跟鞋等因素,膝蓋的受力更大,是全身關節中最容易退化的部位。

各個關節所表現的退化狀況各有不同,以下介紹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人體的部位,分別為:

膝關節

膝關節可以說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大宗。關節就如同車子的輪胎般,如果常煞車、摩擦多,輪胎就會提早報銷。門診中患者常見的主述癥狀如下:

⑴疼痛加上軟痠及卡住的感覺,多屬半月軟骨的問題。

⑵下樓梯時膝蓋痠軟,多屬髕骨軟化,以女性居多。

⑶從坐姿站起時兩腿感到痠軟,通常屬於骨小樑退化。

⑷關節感到卡卡的,且無法伸直或彎曲,則是半月板破裂。

治療:一般來說,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兩腳都會發生,但病變的程度不一定是相同的。膝部退化性關節炎除了復健治療外,也會以藥物來緩解疼痛。此外,於關節內註射玻尿酸,也被證實能改善癥狀。

當上述保守療法無法解決疼痛,才考慮施以手術治療,年輕患者主要是透過關節鏡手術清除清除異物及病灶,年紀大者會施予人工關節置換術。

髖關節

髖部退化性關節炎的典型癥狀,是髖部僵硬感覺疼痛,以致行動不便。疼痛部位一般是在鼠蹊的外側或大腿的內側,也有的人會覺得疼痛來自於膝關節的內側或大腿的遠端,部分患者主述臀部或坐骨處會感覺疼痛。

治療:初期以復健及藥物緩解疼痛,當這些方法均無法有效緩解時,則會建議施予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脊椎

脊椎部位的退化性關節炎,不適癥狀包括疼痛、僵硬感,以及兩側下肢無力、痠麻,可能來自脊椎間軟骨突出、週圍的韌帶、關節囊組織增加,壓迫神經根所引起。在神經根部分可分為以下幾個部位:

⑴頸椎:患者會感覺頸部疼痛,甚至擴及肩部、上肢遠端,嚴重時手掌及手臂會有無力感。

⑵胸椎:比較不會有退化的現象,如有胸椎疼痛,必須懷疑可能是其他疾病,例如心絞痛、膽囊炎、肺膜炎等。

⑶腰椎:明顯的下背部疼痛或痠麻,痛感往下至臀部、腿部及足部,下肢及運動功能會受到影響。當咳嗽或腰腹部用力時,疼痛感會加劇。一般常聽到的「坐骨神經痛」,指的就是腰椎第四、五節間或腰椎第五節及薦椎第一節,因退化而產生脊椎位移或軟骨突出,壓迫神經後造成坐骨神經痛,多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所以,當疼痛、痠麻或走不遠便要坐下來休息、行動不穩時,就是警訊了。

治療:脊椎部位的退化性關節炎主要以肌力訓練、復健及藥物緩解不適,除非是嚴重影響行動者,才會進行清瘡或減壓手術。若更嚴重到脊椎位移,除施予清瘡或減壓手術,可能還需要植骨或鋼釘固定術。但術後行動顯著僵直,活動範圍也會受限,效果並不好,目前臨牀上嚴重到需要進行植骨手術者並不多。

 

 

related_posts_given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