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到日本旅遊變容易了,市場上也很流行到日本藥妝店大採購,但很多人帶回來的其實是「藥品」自己卻不知道。而這些醫藥品在台灣如果沒有申請藥證就是禁藥,自用無所謂但只要進行買賣行為被抓到就有刑責。
常常購買的消費者也不知道自己用的是藥品(禁藥),而且還在網路上分享這些醫藥品可以當作保養品用,當萬用膏、護手霜、面膜、面霜、身體乳…屢見不鮮,之後一但出問題不但得不償失甚至要申請藥害救濟都不行。
其實要辨別這些藥品很容易,在包裝盒上都會註明這是第幾類醫藥品。
簡單來說第一類及第二類醫藥品在台灣幾乎都屬於藥品,也就是平常「沒有病」就不要亂買、亂用、亂吃的產品,但網路上常看到不少人把第二類醫藥品藥膏當保養品用,其中不乏含有類固醇、抗組織胺、麻醉劑或是抗生素(殺菌劑),當藥品來用都要謹選慎用了。
真的百分之百不建議當保養品來用,以後如果有人建議把日本「第二類醫藥品」當保養品用,真的不要再相信,不然之後出問題真的沒有人可以負責。
至於第三類醫藥品,雖然也是藥品,但相較下風險比較低。
想要購買只要不要長期過度使用通常不會有大問題,至於日本藥妝市場上有些產品會標示「藥用」,反而這些產品風險最低是屬於化妝品管理層次並非藥品,所以要在藥妝店採購前一定先要認清產品的定位及用途,這真的很重要…不要再繼續盲目下去了!
藥品之所以列管為藥品,就是因為其風險及副作用會較大,需要在醫療專業判斷追蹤下使用會比較安全,把藥品當做保養品用就很像是拿大砲亂打或持關刀亂砍,一不小心反而傷到自己就真的很遺憾了。
範例:
含有0.2% Chlorhexidine gluconate 抗菌劑成分是藥品
含有類固醇成分是藥品
含有抗組織胺及麻醉劑是藥品
含有IPPN(Ibuprofen piconol) 3% 消炎劑及IPMP(Isopropylmethylphenol) 0.3% 抗菌劑是藥品
含有IPPN(Ibuprofen piconol) 3% 消炎劑及IPMP(Isopropylmethylphenol) 1% 抗菌劑是藥品
含有尿素20%以及止癢劑及抗組織胺在台灣是指示用藥品,跟藍色AD的差異主要是這款軟化角質及保濕效果較強且不含麻醉劑,這產品是第三類醫藥品。
含有樟腦9.6%;薄荷醇1.35%以及尤加利油1.5%在台灣屬於成藥,這產品是第三類醫藥品。
以下產品在台灣是化妝品,相對於藥品風險比較低。
這產品其中含有維他命B2,帶有黃色色澤,產品含有樟腦成分會帶有點涼感此外保濕效果比較強。
這產品含有植物萃取、維他命C及甘草酸鹽,就是一般保濕產品。